站内搜索:

人民日报:安全是发展的生命线

[  来源:本站  |  作者:LYM  |  日期:2014-03-04 20:41:56  |  浏览 420  次  ] 【  

11·22”中石化东黄输油管道泄漏爆炸特别重大事故引起各界高度重视。当天,习近平总书记即批示,要组织力量排除险情,千方百计搜救失踪、受伤人员。24日下午,他又亲临青岛,听取国务院和山东省、中石化等有关汇报,看望慰问事故中的伤员和部分遇难者亲属,并对事故调查和善后工作提出明确要求。

随着中央工作组迅速就位,抢险救灾工作积极推进,事发地居民的生产生活正在逐渐恢复。救人是第一位的,不过人们也关心,如何像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,认真吸取教训,注重举一反三,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,彻底排除隐患,坚决杜绝此类事故。

消防队员全力扑救,现场市民踊跃献血,事故信息及时披露……事故发生后,从中央到当地政府、企业社会,采取了紧急救援和处置措施。然而这一切,已无法挽回逝去的数十条鲜活生命,难以平复重大责任事故给死伤者亲人和家庭带来的巨大伤痛,不能弥补事前事中一系列失当行为造成的严重损失。

事故原因需要进一步深入调查,目前舆论最集中的,是所谓“7小时疑问”。据报道,22日凌晨240分输油管道破裂,造成原油泄漏并随雨水涵道入海。雨水涵道和输油管道抢修作业现场相继发生爆炸,已是1030分左右。在这7个多小时内,除了关闭输油管道、抢修有关线路,企业有没有按规定及时上报?相关部门有没有启动疏散或者提醒沿线居民的程序?相关责任方有没有第一时间通知海事部门可能导致的污染危险?涉事企业的危机管理方案对风险的评估是否与发展相符……这些问题,无疑都需要相关责任方据实回答、认真反思、引以为戒。

地下石油管道与地上高楼大厦近在咫尺,是经济高速发展的一个副产品。当年铺设输油管道的“荒郊野外”,如今已变成繁华市区。随着市政管网越建越密、废水明渠被加盖上水泥路面,随着居民密度一天天增加、化工厂在邻近地带拔地而起,输油管道所承受的安全压力也与日俱增。

可惜的是,这些安全隐患,无论在相关地方和部门,还是在附近居民那里,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。有媒体报道称,尽管中石化管道储运分公司前几年启动了改线工程,对输油管道进行改线,然而工程未告完结,特别重大事故就骤然而来。这样的悲剧,既是对输油管道整治工作的催促,也是对城市中心安全生产工作的警示。

这是踏上现代化之路的中国不能不正视的问题。一方面,随着城市化快速推进,人口会在经济相对发达地区高度集中;另一方面,为了满足人民舒适便利的生活需要,城市不得不维持复杂的支持系统。两种要求在同一块狭窄的空间中纠缠生长,现代社会对安全生产的压力自然越来越大。

纾解这种压力唯一的办法,就是把安全生产和危机处置工作做在事故之前。人命关天,安全管理水平是衡量一个城市和企业治理水平的最重要标准之一。安全是发展的生命线,实现高标准的安全生产,既要靠企业自身,也需要企业与政府部门通力合作,与城市居民坦诚相对,公开各种危险指数和防范提示,把安全工作置于透明的玻璃瓶子中,把危险扼杀于萌芽之中。

一厂出事故,万厂受教育。一地有隐患,全国受警示。如何不让灾难卷土重来?如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?相关企业一定要遵照习近平总书记所指示的,深刻吸取教训,严把安全生产关,强化主体责任;而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也都应该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,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。在企业生产线与民众生活线高度重合的今天,要牢记“安全重于泰山”,坚持“防患于未然”,中央企业更要带好头做表率,杜绝事故发生。守护安全,就是守护我们每个人的生命线。(人民日报 曹鹏程)



     上一篇:  中国安全生产报评论:警钟长鸣 常抓不懈    下一篇:  国家安监总局解读《烟花爆竹经营许可实施办法》
版权所有:桂林技术交流站 地址:桂林市象山区中山南路35号经贸大厦三至六楼 备案号:桂ICP备08100392号-2